房建、市政、幕墻
裝飾、鋼構、門窗
層高storey height
層高,建筑物各層之間以樓、地面面層(完成面)計算的垂直距離,屋頂層由該層樓面面層(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結構面層或至坡頂的結構面層與外墻外皮延長線的交點計算的垂直距離。
層高=凈高+樓板厚度。
據建筑中樓地面面做法里的面層厚度而定
1、在進行結構施工時,一般放結構50線,即從樓層結構面上返50,在混凝土澆筑時,以此來控制樓層標高和混凝土澆筑厚度。但此高度一般有0-5誤差不等。原因是:此標高通常做在鋼筋上,混凝土澆筑時鋼筋被鐃動,產生誤差。
2、建筑50線一般用以裝修工程,以便控制建筑地面,窗臺標高。也可采用建筑1000線,省得彎腰去測量,完全由個人喜好而定。建筑50線一般比較精確,由結構50線而產生的誤差,也在地面施工時,通過建筑50線來糾正。
3、墻柱50線是指墻柱邊界的500毫米線,用來控制墻體,柱子的位置,表示墻體的位置正確。簡單明了。
涉及到標高的50控制線(50只是比較常用的)
50線在各個施工階段的作用是控制以后的樓板、砌墻、抹灰、裝修的標高控制線。
比如在鋼筋綁扎后打的50線是用來控制澆筑樓板的標高。這個50線就是從樓板標高再加50厘米的地方打一條水平線,一般是畫在鋼筋上。
主體完成后打的50線就是用來控制砌墻、抹灰、裝修的標高了,這時就是打在墻上了。
鋼筋中的兩肢箍和四肢箍是什么意思?
如圖就是4肢箍,也就是數箍筋在豎向有幾根,有幾根就叫住幾肢,你去看03G101-1圖集就知道了,上面有的
建筑一米線是什么意思,關于標高控制需注意那些問題?
最佳答案:建筑一米線就是從建筑做法面上(不應該是從結構面向上算,而是由標高線來控制各個面)加上一米,比如說二樓建筑地面標高為5.9m,結構頂面標高是5.85m,那么二樓的建筑一米線就是6.9m,因為這些標高應該都是從基準標高直接引測的,不會是從地面向上量1.05m;
當結構、砌體等完成后,因為視線阻隔,每個房間要想按設計標高進行施工就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標高線來控制,所以才有這個線,而且一般的情況下50線較多,這也是方便施工,用50公分多長的尺寸來量地面底標高容易一些,卷尺伸出一米多不是很方便。
結構標高也是在結構施工期間用基準標高在鋼筋等比結構板標高高的地方引一個控制線,這個線也是建筑標高線,在施工過程中向下量,這時記得加上建筑做法就對了。
標高控制從幾個方面:
1、儀器精度、每年在校定,以免因儀器造成誤差;
2、注意衛生間等標高變化部位,極容易出錯;
3、減少傳遞,減少誤差積累;
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2855號